碳纖維一直是筆記本電腦中非常有爭議的一種外殼材料,有人給它極高的評價,稱之為次世代的筆記本電腦外殼材料,也有人對其嗤之以鼻,稱其價格昂貴,難以進行表面處理,接地不好進還會有輕微的漏電感,而且一旦沾上“碳纖維”3字,筆記本電腦就身價上萬,性價比不高。應用于筆記本上的碳纖維到底是“黑色噱頭”還是“黑色黃金”,我們本著以科學的態度。從碳纖維本身入手,為消費者的選購作一個系統的參考。
何為碳纖維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的解答因人而異。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消費者,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質輕而堅固的新材料,一輛普通的鋼結構自行車售價大約在500~1000元左右,而一輛碳纖維合金的自行車則可賣到10萬元的天價。如果你并非喜歡刨根問底的科技狂,請跳過以下的內容,直接進入第三部分。
碳纖維(carbon fibre)是含碳量高于90%的無機高分子纖維(如果含碳量高于99%,我們一般稱之為石墨纖維)。其軸向強度和模量高一無蠕變耐疲勞性好,比熱及導電性介于非金屬和金屬之間,熱膨脹系數小,耐腐蝕性好,纖維的密度低,X射線透過性好。它的物理性能出色:其比重不到鋼的1/4,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抗拉強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鋼的7~9倍抗拉彈性模量為23000~43000Mpa亦高于鋼。因此CFRP的比強度(即材料的強度與其密度之比)可達到2000Mpa以上,而A3鋼僅為59MDa左右。
我們身邊的碳纖維
除了剛才所述的比賽專用的碳纖維自行車以外一碳纖維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了,它的主要應用領域為: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飛機、火箭、導彈、衛星、雷達等)、體育休閑用品(高爾夫球桿、漁具、網球拍、羽毛球拍、箭桿、F1賽車、賽艇等),以及汽車、醫療、新能源等新興市場。目前碳纖維的全球產量約4萬噸/年,核心技術主要由日本、美國、德國、韓國與中國臺灣省少數幾個廠商所掌握,而我國的產量還不高、僅有1560噸/年,不足以滿足3000噸/年以上的需求量。相比10萬元的碳纖維自行車,高達180萬美元造價的邁凱輪MP4-12C超級跑車碳纖維外竟就令人咋舌了。這個車身僅有80ka,比起老款邁凱輪F1超跑用多塊沖壓鋼板焊接而成的車體更輕、更能承受高速撞擊,但如果按跑車車體面積來計算,每個筆記本電腦的碳纖維外殼造價應該約在2萬美元左右,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款量產筆記本電腦價格能達到這個水平。難道此碳纖維非彼碳纖維?還是筆記本電腦上加入碳纖維僅是一個噱頭?
其實一應用在跑車與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碳纖維從化學成份上而言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碳纖維的制作工藝之上,要達到前文所述的碳纖維最佳物理特性的工藝要求非常精確,大批量生產難度高,加上原材料并不便宜,可以說碳纖維跑車的外殼是貴得有道理的。它與筆記本電腦上應用的碳纖維的區別在于從原絲制造成碳纖維成品的過程不同:碳纖維原絲最后成形時在1000~2500℃的不同環境溫度中加熱,就能獲得不同的物理特性,在其后的編織形式、與不同成份、比例的樹脂、合金等不同介質結合,都會左右碳纖維成品的物理特性。筆記本電腦的防護要求遠不如跑車這么嚴格,所以應用其上的碳纖維外殼的價格也遠低于跑車,我們將在下面對筆記本電腦上的碳纖維材質做詳細解析。
筆記本電腦中的碳纖維
回到我們的主題,筆記本電腦上的碳纖維材質應用情況如何?它的作用是否真的如此神奇?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碳纖維在筆記本電腦上的應用歷程,再來揭開它的神奇之處。
最堅固的碳纖維本
碳纖維與筆記本電腦的第一次“相親”發生在1998年,開端較為美好,但結局并不完美,首次采用碳纖維作為外殼的IBM
600系列筆記本電腦在全球共銷售了200萬臺,但在當時,最流行的外殼材質是ABS工程塑料,相比起來,碳纖維外殼成型工藝更加困難,并沒有在其他品牌中流行起來,僅有蘋果與IBM采用了這種材質,就物理屬性而言,碳纖維比鋁鎂合金強上2倍,而且散熱效果極佳。被本友們所津津樂道的是,應用于600系列之上的碳纖維外殼手感相當好,掌托和外殼就像人的皮膚一樣舒服,而且擦洗很方便,即使油性筆留下的污跡也能輕松抹掉。然而,碳纖維與筆記本電腦這小兩口平時也鬧點小“磨擦”,碳纖維有一定導電性,一旦接地不好,會有輕微的漏電感,所以IBM在其碳纖維機殼上覆蓋了一層絕緣涂層,另外破纖維的著色工藝也很復雜一所以IBM筆記本電腦多為黑色。
最輕薄的碳纖維本
破纖維與筆記本電腦的故事在索尼的支持下得以延續,2003年索尼發布同時發布了兩款采用了碳纖維作為外殼的筆記本電腦PCG-X505/P與PCG—XSOS/SP,兩者的不同之處便在重量之上。重量的差異源于采用的碳纖維材料的不同:PCG-X505/P采用“鎳強化碳素材料”,可實現與鎂合金相同的強度和重量:PCG-X505/SP則采用了“碳纖維積層板”,可在光滑透亮的表層下呈現出拉絲的感覺,索尼上述官方的資料語焉不詳,“鎳強化碳素材料”實際上就是在碳纖維中摻入了堅硬而有延展性的鎳合金:“碳纖維積層板”則是在碳纖維表面附著了透明樹脂面板,根據它呈現出的拉絲狀,我們可以判斷碳維纖并未編織在一起,這樣排列的面板按壓性比前者更差。當前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一索尼VA[O X系列的A面所采用新一代復合型碳纖維面板實際上也是一種“碳纖維積層板”,在改善抗壓性與工藝后,加上配備僅有1.8mm厚的貴麗屏,能使整個上蓋做到極致輕薄。但碳纖維并不意味著無堅不催,加入的碳纖維層僅能遇到銳物撞擊時A面破裂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且并不能保證外殼不發生形變。
揭示真實的碳纖維
IBM與索尼幾乎涵蓋了碳纖維在筆記本電腦外殼中存在的幾種形式,在IBM最早將碳纖維編織物直接用于筆記本電腦外殼上之后,索尼與其他廠商均采用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也就是在不同材質的基體中加入碳纖維層,這一層的碳纖維并非整塊編織成形的,而是碳纖維碎片,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使筆記本電腦外殼更輕更薄,更易于進行表面處理,個性化更加凸顯。而在硬度上,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提升并不大,一般僅比鋁鎂合金硬15%左右。眾所周知,鋁鎂合金在長時間使用后仍會出現明顯的磨痕,應用在筆記本中最堅硬的材質是鈦臺金,所以我們不必一提起碳纖維筆記本電腦,就認為它堅硬異常,因為筆記本電腦上的碳纖維與F1賽車上的碳纖維在處理工藝上完全不同一對其作用的準確描述應該是,在保證一定強度的前提下,重量比鎂鋁合金更輕、比工程塑料更易于散熱而已,實際上,碳纖維的制造成本正變得越來越便宜,2010年,碳纖維的筆記本電腦外殼的產量將會達到2400萬個。未來你如果再拿出碳纖維筆記本電腦出來炫耀,極有可能會被人當“小白”對待